
金秋砂糖桔
金秋砂糖桔(原始代號“CRIC32-01”)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以愛媛30號為母本,沙糖桔為父本,在眾多雜交后代群體中精選出的優良單株,園藝性狀穩定。
金秋砂糖桔也是本世紀中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雜柑新品種。金秋砂糖桔其形狀為圓形,小果,顏色為橙紅色。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營養價值高,高糖低酸,果皮光滑細膩易剝離,果實無核,肉質細嫩化渣,入口即化。
一、金秋砂糖桔的名稱來源:
因其果實是于10月中下旬成熟,屬于秋季,故最初取名為“金秋沙糖桔”,但因金秋砂糖桔的可溶性固性物(TSS)含量高達12%左右,總酸0.4%,固酸比25以上,甜度和口感遠遠高于同期上市的普通沙糖桔。為將金秋砂糖桔和普通沙糖桔區分開,故將金秋沙糖桔中的"沙"改為"砂",其寓意即是告訴大家,金秋砂糖桔的甜度和口感更高更好。
二、金秋砂糖桔的品種保護之路:
2012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以原始代號“CRIC32-01”與四川陶然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署品種中試及聯合推廣協議;
2013年6月金秋砂糖桔按品種保護要求以“中柑所5號”為暫定名向中國農業部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申請植物新品種權保護(新品種權申請號:20130475.7),從2013年6月9日起受新品種權保護,有效期20年。[1]
所以金秋砂糖桔也是本世紀中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雜柑新品種。
三、金秋砂糖桔的品種特性:
1、早熟
上市期較普通沙糖桔早45天左右,在高濕寡照區域(如四川成都年平均相對濕度約80%,年日照約1000小時)9月下旬開始著色,10月中旬全面橙色,11月初紅色,果實可從10月中下旬開始分批采摘上市,一直可采摘到12月下旬,在此期間糖度一直上升,不退糖。在云南干熱河谷和廣東、廣西等低海拔低緯度地區試驗結果顯示,最早著色期在8月底至9月初,在國慶期間可成熟上市。比當地普通沙糖桔早2個月左右。2016年8月下旬在廣西平南,金秋砂糖桔已經開始著色。
2、無核豐產
單一栽培或與無核品種混栽時表現無核;與多籽品種混栽時偶有少量種子。根據幾年來在重慶、四川、廣西、云南、江西等多地試種表現看,該品種自然著果率高,極豐產,冠徑2.5米左右大樹高接換種第3年株產40-60斤;幼苗精細栽培,第3年株產10-20公斤;以每畝100株計,盛產期畝產可達4-6噸。
3、高糖低酸
在重慶、四川等寡照區,10月下旬可溶性固性物(TSS)含量達12.0%左右,總酸0.4%左右,固酸比25以上,大大高于同期上市的其它主栽柑桔品種。廣西桂林等柑桔優勢區域11月10日TSS可達17%,著色后掛樹期間如天氣晴好,每10日左右TSS上升約1度,至12月下旬不浮皮、不退糖、不枯水。
4、細嫩化渣
較易剝皮,肉質極細嫩化渣,入口即化,是迄今為止果肉細嫩化渣的代表柑桔品種之一。
5、外觀艷麗
果面光潔、濃紅靚麗,果皮光滑細膩,蠟質層厚而鮮亮。
6、適應性強
普通沙糖桔不適合在年均溫20℃以下區域栽培,金秋砂糖桔在年平均溫度16℃-21.5℃區域表現良好。
7、抗潰瘍病
在潰瘍病嚴重果園內高接換種也極少有病斑出現,在潰瘍病嚴重的產區,可免防潰瘍病或僅作簡易預防性噴藥,但應注重防治炭疽病、褐腐病等常見真菌性病害。
四、金秋砂糖桔的品種優勢
金秋砂糖桔外觀艷麗,細嫩化渣、風味純甜,品質上乘,遺傳了父本沙糖桔的主要優點,果面濃紅靚麗,果皮光滑,蠟質層鮮亮??扇苄怨绦晕镙^同期上市的溫州蜜柑高2-3個百分點;與另一主栽品種南豐蜜桔相比,細嫩化渣,果皮紅亮的金秋砂糖桔競爭優勢更為明顯;與全國栽植面積最大的沙糖桔相比,成熟期早一個半月以上,口感、豐產性表現更有優勢。中低光照區,一般最遲采收期為12月底,四川覆膜越冬栽培最遲可到次年2月,果實品質一直優于同一地區栽培的沙糖桔,且果實留樹期間,不浮皮、不枯水。單一栽培或與無核品種混栽,表現無核。